搭便车上瘾?周杰伦新专辑首播,为保护作品疯狂注册101个商标!
周杰伦于7月15日正式发行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引起网友们疯狂转发和点赞。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鉴于周杰伦的热度和人气,难免也会有商标被抢注的烦恼。
周杰伦于7月15日正式发行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引起网友们疯狂转发和点赞。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鉴于周杰伦的热度和人气,难免也会有商标被抢注的烦恼。
在中国商标网查询得知,截至目前,杰尔威音乐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了101个商标,以此来保护周杰伦相关作品。包括“周同学”“纠结伦”等,都已被该公司注册成功,健身器材、通讯服务、方便食品等多个门类。
01周杰伦新歌发布,被“搭便车”?
截至7月6日下午5点,《最伟大的作品》在杰威尔音乐官方微博上的播放量超5323万,在杰威尔音乐官方抖音号上点赞数有104万,在QQ音乐上播放量达到633万……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鉴于周杰伦的热度和人气,难免也会有商标被抢注的烦恼。的确,曾经有不少商家蹭名周杰伦,围绕“周杰伦”这个超级IP,抢注者挖空心思,用谐音、找关联,各种花式抢注层出不穷。
企查查APP显示,“夜的第七章”商标已被多家公司及自然人申请注册,国际分类包括乐器、服装鞋帽、健身器材、日用器具等,目前共有10个商标完成注册,其中最近一个商标于3月14日完成注册,申请人为南通一家纺织品公司。
法治网研究院登陆中国商标网查询发现,截至目前,“最伟大的作品”尚未有人注册。
02周杰伦公司注册101个商标,保驾护航
怎么办呢?有人竟然打起了“粥杰伦”的主意,商标网查询有10条“粥杰伦”商标申请记录,不过这些商标同样都处于无效状态,其中第一个于2006年申请在第43类别的“粥杰伦”商标曾经成功注册,但是之后因期满未续展而被注销了。
眼看着这么多蹭名周杰伦来抢注商标的行为,周杰伦公司开始了商标保护工作。
在中国商标网查询得知,截至目前,杰尔威音乐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了101个商标,以此来保护周杰伦相关作品。包括“周同学”“纠结伦”等,都已被该公司注册成功,健身器材、通讯服务、方便食品等多个门类。
不过就算是这样,周杰伦还是有一些专辑或者歌曲,例如“范特西”、“青花瓷”、“七里香”等等被商家恶意抢注商标。
不过,这次“最伟大的作品”在中国商标网上暂无注册信息。显然,因为“最伟大的作品”包含了极限词语,无论注册在什么商品服务上,都不合适,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即便申请注册商标,商标局大概率会驳回,不会批准其注册。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加大治理工作力度,集中开展打击商标恶意抢注专项行动,常态化打击商标恶意囤积行为,商标注册秩序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得到净化。
其中,为依法制止“搭便车”“傍名牌”“蹭热点”等利用商标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精准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和囤积行为,全流程靶向施策,各业务环节协同发力,累计依法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48.2万件。
此外,关于持续严格规范商标申请行为,《商标局2022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商标局将继续保持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高压态势,及时做好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恶意抢注商标的处置工作。
明星尚且面对恶意抢注商标,随意傍名牌等侵权行为,我们在疫情之下艰难生存的中小企业,除了要抵抗大环境的压力,更要防御被他人恶意抢注和“傍名牌”的风险。
03中小企业如何防御他人“傍名牌”?
每一个品牌的树立都是艰难的,需要多年的不懈努力,才能使一个品牌得以真正树立。而我们经常见到,某些品牌一旦有了口碑,傍名牌的就蜂拥而至。
你做餐饮有名气?好,那我做盒饭便当。你做药品有口碑?好,我做营养保健品。你做化妆品知名度很高?好,我做服装鞋帽和围巾……总之,傍你没商量。
这些傍名牌的企业,产品质量好也就罢了,一旦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可能会把你的牌子给直接毁掉,使你多年努力付诸东流。
企业应该如何防止被他人“傍牌子”呢?
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扎紧自家的篱笆!企业在注册商标时,将核心产品类别以及重点相关产品类别同时进行注册保护,不给他人留傍牌子的空间。企业注册后他们再去“傍”,那就属于商标侵权行为,是要赔偿的。
可能有些企业会疑惑了,哪些类别是核心类别?哪些类别是相关类别呢?
核心类别就是我们正在生产或将要生产的商品所属类别,相关类别是指与我们所从事行业相关联的类别。
比如,你开饭店,饭店项目所在的第43类就是核心类别,饭店管理(开加盟店)所在的第35类就属于相关类别,盒饭便当和火锅底料(超市所售即食便当)所在的第30类也属于相关类别。
可以想象,如果有人把“海底捞”在第30类的火锅底料上注册了,那对海底捞公司来说将是什么后果?如果有人在第30类的盒饭便当上将“海底捞”注册了,现在的“海底捞自热火锅便当”还能不能上市?
对自己的商标进行注册的费用很低,而一旦自己的商标在相关类别被别人抢注,再想买回来就少则花费数万,多则花费数十万,这种案例屡见不鲜。
所以,建议大家在进行商标注册保护时一定要考虑到后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给自己的品牌预留发展空间,全面保护自己的品牌。
“傍名牌”为何存在?无非是图名图利。一些企业、个人图谋不当得利,利用知名产品的品牌效应鱼目混珠,误导消费者。遏制傍名牌现象,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